2026年7月15日,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
陆汝南跪在探方边缘,指尖拂过刚剥离的青铜器表面,防水头灯在暴雨前的闷热中投下一圈惨白的光晕.黏土下露出的纹路让他呼吸一滞——那绝不是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饕餮或云雷纹,而是无数交错的几何线条,在三维空间里构成诡异的立体网格.
"陆教授,这…这像不像您上个月讲座里提到的超立方体展开图?"实习生小林的声音发颤,摄像机镜头对准坑底那截半人高的青铜残件.
陆汝南没有回答,他摸出亡妻留下的青铜鱼符,这是三年前她在良渚遗址遇难时唯一留下的遗物.鱼符此刻正发出细微震动,鳞片状的纹路与坑中青铜器的网格产生共振,仿佛两条跨越三千年的密码在彼此叩问.
坑外突然传来雷声,紫色闪电劈开低垂的云层.青铜网格在电光中泛出荧绿色,陆汝南的手表磁场指数飙升到500微特斯拉,是地磁暴强度的二十倍.
"所有人撤出探方!立刻!"陆汝南吼出这句话时已经晚了.
青铜残件内部传来蜂群振翅般的嗡鸣,绿色光雾从网格裂隙中喷涌而出.两名正在拍照的考古队员突然僵直倒地,他们的防护服在辐射场中透明化,露出皮肤下跳动的血管和骨骼,仿佛被X光从所有角度同时透视.小林尖叫着去拉人,却发现自己的手掌穿过了同事的身体——那些躯体正在量子化.
陆汝南将青铜鱼符按在残件中心,鱼眼处的锑同位素突然发光,辐射场强度骤降,但昏迷者的身体仍保持半透明状态.急救队赶来时,他注意到鱼符悬浮在离掌心三厘米处,鱼尾坚定指向正北方.那是青铜神树在坑中的摆放方位.
"不是祭祀器…这是某种坐标."陆汝南对着赶来的安保主任低语,手中鱼符的震动频率与CERN上周公开的希格斯玻色子数据波动完全同步.
华西医院负三层隔离病房,陆汝南隔着铅玻璃凝视昏迷的队员.脑电图仪打印出的不是常规波形,而是克莱因瓶的拓扑结构图,每90秒重复一次四维翻转.主治医师调出CT影像,声音发干:"他们的海马体出现卡西米尔效应——神经元突触之间出现了真空量子涨落."
陆汝南手机震动,周遥的邮件突兀弹出:「你发现的青铜器坐标(104°E,31°N)与NASA公布的CMB冷斑区重合,误差小于0.001弧分.建议立即封锁现场.」
他握紧鱼符,病房顶灯突然频闪,昏迷者的脑电图在明暗交替中投射到墙壁上,形成一幅旋转的超立方体投影.某个瞬间,他看见亡妻的脸在几何光影中浮现,她的嘴唇开合,却没有声音.
"陆教授!"医师的惊呼将他拉回现实.两名昏迷者的身体开始发光,防护服内的空气电离成等离子态,在病床上方凝结成一行楔形文字——那是苏美尔王表末尾被抹去的段落:"当天空裂为八隅,牧者将收回借出的维度."
凌晨两点,陆汝南独自返回祭祀坑中.暴雨冲刷着刚加固的防水棚,青铜残件已被军方用铅棺封闭,但他手中的鱼符仍持续发热.他蹲下身,将鱼符贴在泥泞的坑壁上,土壤逐渐塌陷.露出更深处的青铜基座——神树原本的根部竟是十二个嵌套的莫比环,环上刻满甲骨文与玛雅数字的铭文.手电筒扫过时,铭文在潮湿空气中折射出密胡般的光谱,每一道色带都对应着不同维度的普朗克长度.
手机再次震动,周遥传来CERN的实时监控视频: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探测器上,两颗质子以绝对零度状态凭空出现,运动轨迹与三星堆青铜纹路完全一致."陆教授",周遥的语音留言带着电子干扰杂音,"我们可能挖出了一个文明级别的陷阱…"
陆汝南抬头,北斗七星的勺柄正指向青铜鱼符悬浮的方位.鱼眼处的锑同位素突然裂开,露出一枚微型黑洞模型——那是他妻子遇难前正在研究的课题.坑底传来金属扭曲的尖啸,铅棺内的青铜残件自行震动,绿色辐射穿透层层防护渗出地表.陆深踉跄后退,手机掉落泥水中.屏幕定格在周遥传来的最后画面,CERN实验室的防辐射墙上,一道与三星堆青铜纹路相同的网格正缓缓浮现.暴雨倾盆而下,所有探测设备同时黑屏.方圆五公里内,家犬集体朝向祭祀坑哀嚎,它们的瞳孔在夜色中映出旋转的超立方体光影.